来源:拓墣产业研究院 原作者:陈彦尹
自国际手机大厂Apple于2017年9月发布十周年纪念款iPhone X的Face ID技术后,市场上不断在臆测是否代表了指纹识别走到尽头,智能手机上的人脸识别技术将取代指纹识别技术。
事实上,自三星、LG等安卓系统大厂推出其全面屏机种以来,指纹识别的未来性就已经不断被提出讨论,因为全面屏让前置指纹识别方案空间不足,许多Android阵营只能先以后置式指纹识别方案做为其过渡性方案,但因消费者对体验及外观的要求,前置式指纹识别方案才是智能手机的理想型态。
依据集邦科技旗下的光电研究院(WitsView)研究表示,2018年全面屏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将从2017年9.3%大幅提升至36.2%。因此如何突破这样的技术及成本限制,将会是指纹识别厂商及手机相关供应链在2018年的一大课题。
1. 越来越小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方案
事实上,指纹识别方案近年来皆是往「微型化」发展,过往的后置式方案在发展到前置式方案,又甚至是前置式的Under Glass方案,指纹识别芯片设计厂商、指纹识别芯片封测厂商、指纹识别模块组装厂商,皆在此轨道上努力。
source:夏普
2017年夏普在AQUOS S2成功实做3.6mm超窄指纹识别模块搭配全面屏后,华为亦在前几天也于德国慕尼黑发布其高屏占比的Full-View Mate 10/Pro,其中Mate 10机种便兼顾81.79%屏占比及汇顶提供的超薄指纹识别模块,此汇顶方案能将芯片做到最薄支持0.3mm、模块做到厚度0.86mm,支持最更极致的下窄边框,相信这样的超窄/薄指纹识别方案在2018年将会为全面屏机种提升相当之价值。
2. 全面屏加速了显示区内指纹识别技术
就在Apple iPhone X发布后不久,国际指纹识别方案Synaptics及汇顶科技(Goodix)皆先后在接受当地媒体访问时,分享自家在显示区内指纹识别的进度,亦同时对外展现出其正面及自信的态度。
source:Apple
事实上,汇顶科技早在2017年2月的西班牙MWC上展现其显示区域内的光学式指纹识别之展示机,Synaptics也在年中接受美国当地电视台时表示正和中国一、二线客户共同努力,争取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量产,VIVO则是在6月的上海移动通信大会上与高通共同发布其显示区内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展示机后,VIVO产品经理直接表达VIVO会是第一家量产显示区内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品牌。
source:vivo
不难发现,在Apple以人脸识别取代指纹识别后,以三星、华为为首的安卓阵营或许是感到一定压力,近期市场传闻2018年的Note 9已有高通、Synaptics等多家指纹识别业者送样其显示区内的方案,不难感受到安卓阵营在2018年背水一战的决心。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全球半导体观察官网(www.dramx.com)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全球半导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