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新芯二期扩产项目启动;华为超越苹果成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原作者:刘静    

武汉新芯启动二期扩产项目

8月28日,武汉新芯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召开二期扩产项目现场推进会。武汉新芯表示,实施武汉新芯二期扩产项目,主要是为了抢抓物联网和5G应用为半导体领域带来的重要机遇。

据悉,武汉新芯二期扩产项目总投资17.8亿美元,将建设自主代码型闪存、微控制器和三维特种工艺三大业务平台,相当于再造一个武汉新芯。

资料显示,武汉新芯成立于2006年,2008年建成投产,是中部地区第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2016年,在武汉新芯的基础上,紫光集团、大基金、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以及湖北省科投共同出资成立了长江存储,武汉新芯也成为了长江存储的全资子公司。

尽管整体并入长江存储旗下,但经过十年的探索,武汉新芯已于2016年成功扭亏为盈,并且在2017年首次实现了全年主营业务盈利,共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营业利润7000万元。

截至2017年年底,武汉新芯的NOR Flash 晶圆出货量已经超过75万片。目前,武汉新芯已经拥有1.2万片/月的代码型闪存和1.5万片/月的背照式影像传感器的生产能力。

格芯无限期搁置7纳米项目

根据此前的消息,参与10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角逐的厂商,主要集中在台积电、格芯、三星及英特尔几大厂商,并且都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商,格芯于近日突然宣布,将无限期搁置7纳米投资计划。

格芯表示,未来将调整相对应的研发团队来强化产品组合,同时将加强12/14纳米的衍生制程及差异化来提振获利能力。

对于放弃7纳米制程研发的原因,格芯执行长Tom  Caulfield认为,即使继续投入7纳米研发,格芯也可能永远无法获得回报,毕竟格芯没有庞大的客户来源。权衡之下,唯有投资于客户将继续使用多年的现有技术才是正确的选择。

随着格芯7纳米无限期暂停计划展开,也进一步证实了格芯老客户AMD的先进制程订单由台积电拿下的消息。事实上,AMD执行长苏姿丰(Lisa Su)在此前的电话会议上已经表示,已与台积电合作试产出第一颗7纳米Rome服务器处理器样品。

不过,台积电在7纳米制程拿下AMD等客户后,也将进一步面对三星与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因此,台积电能否在这场角逐中占据优势,仍有待后续观察。

美光30亿美元扩厂

近日,美光宣布,计划到2030年前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马纳萨斯投入30亿美元扩建工厂。按照美光的计划,该笔投资将分12年完成,平均每年投资约2.5亿美元,美光将在该地一所现有工厂中建造约9290平方米、用来制造存储芯片的额外“洁净室”。

其中初期洁净厂房扩建工作有望于2019年秋季完成,而此次扩建的洁净厂房将让美光全球洁净厂房面积增加约5%,支持DRAM和NAND芯片技术转型以及提高产能。

此外,作为扩建工作的一部分,美光还将在马纳萨斯建立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开发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该研发中心将包括实验室、测试设备和大约100个工程师组成的团队。目前,美光已经聘用了约1500名员工。美光预计,扩建完成后,将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创造1100个永久性工作岗位。

对于美光此次的扩厂举动,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资深研究协理吴雅婷认为,美光初期扩厂将会以DDR3或者更早之前的产品生产为主,技术方面将集中在20纳米或者更旧的技术。因此,基本上对美光的供给位元成长或整体产业不会产生剧烈影响。

华为超越苹果成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8月29日,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公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品牌生产总量与市占率排名。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量达到3.52亿支,较上一季成长3%。

 

从排名来看,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品牌市占率排名有所变动,其中三星电子依旧占据榜首,共生产智能手机7440万支。不过,华为凭借荣耀系列产品在欧洲和印度市场的突出表现,生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达到4435万支,市占率排名也成功超越苹果,提升至第二名,而苹果的生产数量为4190万支,排名第三。

此外,小米、OPPO、以及vivo等中国品牌厂商的成绩也同样优异。例如,小米通过在印度市场的不俗表现,生产总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450万支,vivo也成为继小米、三星之后,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三大品牌。

展望第三季度,集邦咨询预计,三星智能手机生产量仅为7000万支左右,市占率也将跌破20%;苹果将生产4300万支,较第二季度小幅增长3%。而中国品牌则将继续带来优异表现,其中华为将持续代替苹果占据市占率亚军的位置;小米生产数量也会大幅成长17%,生产数量来到3685万支。

备注:以上内容为集邦咨询TrendForce原创,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欢迎转发或分享,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取得授权。

图片声明: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