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自动驾驶的三大支柱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近日,重庆发布了《重庆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出台自动驾驶相关路测管理的城市。此外,杭州、广州、深圳等多地也“跃跃欲试”,纷纷提速各自的自动驾驶路测进程。

那么,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是什么呢?

3月16日,在第30届Semicon China—智能电子汽车AI Inside分论坛上,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销售总监董立丰分享了自动驾驶的三大关键支柱以及Mobileye帮助车厂快速推进自动驾驶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销售总监董立丰

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销售总监董立丰

公开资料显示,Mobileye成立于1999年,一直专注于ADAS和无人驾驶核心技术的研发。2017年8月,Mobileye正式被英特尔收购,整个公司的团队在英特尔的帮助下,在全球推广无人驾驶相关技术。

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已然成为未来汽车的三大趋势之一。作为自动驾驶系统方案提供商的Mobileye则一直在为快速推进自动驾驶而努力。

在Mobileye董立丰看来,从无人驾驶的角度来说,多传感器的融合是未来的核心方向。摄像头的强项是在于它的技术延展性很强,因为它就像人一样可以实时探测前面的路况。不过,要完全实现自动驾驶则离不开三大关键要素——感知(Sensing)、高精地图(Mapping)及驾驶策略(Driving Policy)。

首先是感知,包括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这些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有了这些器件就可以像驾驶员的眼睛去一样观察汽周围的情况。

其次,自动驾驶当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就是高精度地图,尤其是实时高清地图。目前来看,自动驾驶技术难以快速推广的一个难点便是地图更新严重迟滞。诸如欧洲的Here、日本的Zenrin、中国的四维/高德等大的公司基本都运用传统的方案,通过采量车进行地图采量。

有鉴于此,Mobileye推出了路网采集管理(REM®)系统,显示了其在绘制地图过程中强大的一面,与传统方式相比,它可以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更精准的定位,利用众包数据的方法将路标、车道线等数据进行压缩,最终聚合形成路书,其目的是实现高精地图的实时更新。

最后,有了传感器对周边的路况探测的信息来源以及有了高精度地图定位之后,这些数据最终要通过驾驶策略来实现,就像人一样,能够看到前面路况,可以通过导航了解自身的位置,但最终应如何开车呢?这就需要驾驶策略。

自动驾驶是一项拥有多参与方的操作,简单来说是因为在路上有很多车辆,很多的行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在这个过程当中,其驾驶策略自然是把车辆打造得类似人一样,能够融入整个驾驶过程。

自动驾驶是一个多方通力合作的过程,只要其中一方涉及人类驾驶员,那么机器驾驶员就必须要深知人类的决策模式以及沟通方式,并交付安全可靠的驾驶策略。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率创下近7年来的历史新高,达到22%,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终端市场呈现出新一轮的增长态势。可以说,汽车电子智能化已然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重点和产业战略新兴增长点。

而自英特尔完成对Mobileye的收购以来,双方不断发挥各自优势,将Mobileye领先的计算视觉技术与英特尔的高性能计算和连接专长深度融合,为自动驾驶行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了在自动驾驶的三大关键要素领域持续发力外,Mobileye的触角也在不断延伸至汽车ADAS后装市场,其Mobileye 8 Connect防撞产品也是自动驾驶实现安全性能的重要一环。

只要有了在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传感器和EyeQ®处理系统,Mobileye后装市场的产品就可以配备到任何现有汽车上,作为“第三只眼”来发现潜在的危险情况并提供音频和视觉警报,以帮助司机防止或减轻碰撞。

正是这些强大的技术实力、先进的开发理念和广泛的产业合作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英特尔及其子公司Mobileye正在驱动自动驾驶早日到来。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全球半导体观察官网(www.dramx.com)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全球半导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