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委员提案火了!全国两会热议半导体行业多个领域!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原作者:竹子    

全国两会开展如火如荼,半导体产业成为热烈讨论的焦点之一。

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期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这一定义来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半导体关键材料和设备、智能制造等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

两会代表提案反映着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重大关切,今年两会提案中AI+、关键性材料突破、光刻创新、量子计算、新能源汽车出海等关键词涌现,一起看看全国政协委员及行业代表对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在加强科技创新

据新华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邓中翰认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新型应用正蓬勃发展。未来,要从技术底层发力,紧紧抓住后摩尔时代难得的发展机遇,注重资金保障和产业生态建设。

邓中翰建议,促进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注重标准制定和产业生态建设。从英特尔X86架构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组成的Wintel生态,到高通通过建立CDMA标准构建移动通信时代的市场优势,再到如今英伟达基于CUDA生态成为AI时代的赢家,国际芯片领军企业的成长几乎都是从建立技术标准开始,进而在国家或行业的支持下,不断拓展自己的产业生态并发展壮大。相关部门应围绕人工智能、数字感知等新型领域,加快开展自主标准制定和关键技术核心芯片的攻关研究,以自主标准优势,结合发挥政策优势,推动形成产业优势,最终实现产业生态的发展壮大。

他表示,新质生产力要在原创性、颠覆性的底层技术创新上寻找答案。人工智能芯片的架构和技术创新能够大幅提升计算效率,支撑人工智能为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创新,助力培育新的模式、业态和动能,这些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现。希望有关部门构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发展标准化生态,对于人工智能芯片等关键技术创新领域的人才、企业加以精准扶持,为硬科技公司的技术攻关提供更多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推动大模型向垂直化产业化落地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带来了三份提案,分别聚焦数字安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发展及通用大模型安全问题三大方向。

周鸿祎表示,中国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模型发展之路。中国发展大模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借助产业和场景的优势,将大模型与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相结合,寻求垂直化和产业化落地,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周鸿祎认为,大模型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不可避免,近期AGI技术突破进一步加剧了担忧。周鸿祎建议国家鼓励并扶持兼具“安全和AI”能力的企业担起重担,聚焦攻坚,为解决通用大模型安全问题提供坚实保障。

周鸿祎表示,目前我国大中小型单位数字安全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应该改变传统安全堆砌产品的模式,以“安全即服务”的理念建设国家级、行业级、城市级“安全云”作为“数字安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集中数字安全能力,以云服务的方式输出安全效果。一方面以高性价比的服务保障安全效果,提升国家整体数字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将数字安全发展成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体系性安全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谢素原:要突破芯片“卡脖子”,还要突破材料“卡脖子”

据环球时报消息,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谢素原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要突破芯片“卡脖子”,还要突破材料“卡脖子”。

在材料领域,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论文无论在数量上(代表广度)还是层次上(代表深度),从SCI的数据上看都被国际普遍认可是领先的。中国材料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也处在世界前列,“但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电子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发光材料等几百种材料类型中,我们很多都被‘卡脖子’。”谢素原说,目前我国在材料方面的基础研究水平足够高,但挑战是没有领军的、高端的材料企业。

我国为何没有领军材料企业?谢素原分析称,一方面,材料研发是一个需要逐渐积累的过程,国际上的材料巨头都有上百年历史积淀,我们很难一下追赶上;另一方面,材料的细分领域多且难度大,很难靠学者个人或某家企业支撑起来。

为此,谢素原建议,由工信部指导相关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共同牵头,建立“中试研究院”,并发动成立“中试专项配套基金”,出台化工材料中试管理办法,解决中试项目的安全环保的认定问题,着重对可以有力推动技术迭代的基础材料领域重大研究成果给予支持,促进中试工作顺利完成,加快转化为产业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傅志伟:对光刻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据江苏人大发布消息,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志伟建言,加快半导体行业国产化步伐,提升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水平。他的议案被选为重点督办建议选题,并交由工信部承办。

傅志伟表示,今年两会将关注半导体产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配置效率问题,建议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对处于“卡脖子”技术攻关关键阶段或具有突破潜力的企业,适度调整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企业配套资金比例,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以及核心竞争力,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傅志伟表示,过去一年,公司通过组合优质资源,优化产业配置,充分利用大数据、虚拟光刻等技术,实现了整个产业线的自动化标准,建立了无人化工厂,研发速度大大提高了。徐州发布消息显示,履职一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志伟发起成立邳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并担任会长,与华兴激光、中科智芯、鑫华半导体等省内外数十家企业携手持续推进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与多家国内主流芯片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使得全年产业化效率提升近50%。

“期待通过政府引导、政策牵引,鼓励国内芯片制造商优先导入国产材料和设备,为中国光刻产业开辟自主可控的‘追光’之路。”对于光刻产业的未来,傅志伟也充满了信心。

全国政协常委李家杰建言智慧能源、芯片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李家杰博士,针对智慧能源、芯片和人工智能三大科技创新方向带来3份提案——《关于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的提案》、《关于加快突破芯片产业发展瓶颈的提案》及《关于将香港纳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提案》。

在关于加快突破芯片时,李家杰提到,近年来,我国芯片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呈现出一些显性问题如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程度与原创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芯片指令集的碎片化导致大量重复投入,产业要素配套不足等问题。

为此,李家杰提出以下建议:一,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加大对国产芯片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探索集成电路设备租赁业务、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等,降低企业成本,鼓励技术创新;二,建议推动RISC-V开源指令集成为行业标准,并鼓励国内相关企业参与到标准规范的讨论与制定,可以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试点,以RISC-V开源指令集为基础,制定湾区行业标准;三,建议制定完善芯片相关人才引进政策,特别针对行业欠缺的高端芯片人才,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专门的芯片专业人才签证,方便企业引入优秀的海外人才;四,鼓励多领域多主体的协同合作,通过国家引导,鼓励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完善芯片产业的专业服务生态,加快建成跨区域化运营的产业型孵化载体。

作为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李家杰常年往返内地和香港,让他对两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情况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国家可以考虑发挥香港优势,与内地城市及机构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发。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化城市,在产业基础、人才和研发环境上有较强的优势,可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突破上述困境、实现引领性新发展提供优越的环境。

对此,李家杰提出以下建议:一,将香港纳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现有计划中,将香港特别行政区建设成为“国际人工智能之都”,支持更多港资企业申请加入“创新平台”行列,在香港加快布局算力枢纽节点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实验室;二,从国家战略层面在香港部署“国家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打破香港在产业链最前端的发展空间限制,有力拉动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投资,带动其他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三,发挥香港特点,共同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引导内地机构与香港的高校和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应用为导向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建设,培养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及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郭国平:建议制定量子计算机产业发展规划及专项扶持政策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国平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并充分调研国内外量子计算研发态势,带来了关于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相关议案和建议。

郭国平表示,为突破国际科技产业链封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宜专项‘培育’量子计算产业链。郭国平建议,制定量子计算机产业发展规划及专项扶持政策,推动量子科技产业加快从未来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迭代发展。

郭国平在建议中提出,建设国家级量子计算产业示范基地。“在上海、广州、合肥、南京等全国大城市中选择若干点,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为重点,建设国家级量子计算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量子计算发展核心区和产业集聚区,辐射带动全国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郭国平建议,实施量子计算创新人才计划,培养人才与科技攻关结合起来,加大量子计算专项人才创新培养,鼓励一代代人接续奋斗。

郭国平建议,国家立项量子计算、超级计算与智能计算“三算”融合发展项目,对“三算”融合应用领域进行中长期战略规划、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育。

他表示,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具体项目引导,让超级计算、智能计算、量子计算中国计算力量尽快‘牵手’。“三算融合”是将量子计算、超算和智算创新结合,将构建一种新型混合计算系统,可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计算。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在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瞄准我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中需要重点补上的短板进行设计,围绕自主可控算力生态构建、高质量数据开放共享、科学的评测标准制定、源头技术前瞻研发、人才培养、法律制定和伦理人文等维度,系统性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由国家高位推动规划的制定和落地,不断缩小中美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在通用底座平台方面的差距,并在行业应用和价值创造上打造我国的比较优势。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刘庆峰认为,国家在制定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同时,还应加快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工作。

对此,他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并保持对通用大模型底座“主战场”的持续投入;第二,加快形成围绕国产大模型的自主可控产业生态;第三,推动国家级高质量训练数据开放和共享;第四,出台更加客观、公正、可信的评测方法,加快大模型在行业领域的应用落地;第五,坚持源头核心技术系统性创新,在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领域做好布局;第六,加快推广大模型赋能全学段,以全新机制加快探索我国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第七,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培养方案,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第八,加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审议;第九,设立软课题进行通用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人文研究。

小米雷军建议: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进一步规范智能驾驶产品安全应用

雷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准备了四份向大会提交的建议,包括加快建设制造业绿色低碳供应链、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进一步规范智能驾驶产品安全应用和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先进技术发展。

其中,在关于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时提出,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支持大型科技企业和教培机构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

在进一步规范智能驾驶产品安全应用时提出,规范辅助驾驶功能应用,打造安全驾驶体验;规范自主代客泊车功能应用,保障无人化场景体验安全;规范车端数据使用,提升智能驾驶产品安全水平。

关于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先进技术发展时建议,促进先进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智能制造“中国范式”;支持龙头企业承接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攻关关键技术装备。

小鹏汽车何小鹏:加快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建言献策,计划带来《关于探索限定场景无人驾驶法规,加快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建议》和《关于推动飞行汽车应用、助力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

关于探索限定场景无人驾驶法规,加快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时提到,探索限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开展限定场景夜间低速无人驾驶+补能试点应用;推动车网互动顶层设计,构建成熟商业模式,统一相关标准,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加速市场化推广。

在推动飞行汽车应用方面,提出明确飞行汽车认证顶层规划,加大审定资源投入,形成可分阶段实施的产品审定路径;)建设飞行汽车运行体系,从驾驶员资质、空域、运行管理等多方面支持产品规模化应用;参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经验,推进飞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

广汽集团冯兴亚:促进芯片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标准、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节能汽车发展、车规级芯片产业链发展以及汽车出口等具体内容新带来5项建议以及1份关于智能驾驶法规标准制定的议案。

为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双向互动,冯兴亚提出完善技术及标准体系、健全电价及电力交易机制、加大示范应用等建议。

由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燃油车的关注度近年来有所下降。冯兴亚认为,节能车对实现“双碳”目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为此,冯兴亚建议尽快出台针对节能车的中长期专项规划和支持政策,完善税收及限购等配套措施,加大正面引导、提高节能车的社会认可。

目前汽车出口已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但由于海外品牌加速跟进、营商环境复杂,汽车出口仍面临巨大压力,亟需国家提供助力。例如汽车出口全流程运行机制尚需优化、汽车出口配套支持措施有待持续提升。因此,冯兴亚提出促进产业国际合作、统筹出口共性课题、优化出口监管机制、加强资讯及运力建设等建议,多举措护航出海高质量发展。

围绕智能化这一汽车行业下半场变革的焦点,今年冯兴亚还提交了关于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明确智能驾驶法律责任认定的议案,呼吁从立法方面加快推动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

关键技术领域芯片产业仍旧存在“卡脖子”难题。今年两会,针对国产汽车芯片设计技术有短板、核心制造整体落后、芯片应用覆盖面不足且生态不健全等问题,冯兴亚提出了攻克设计短板、提升制造能力、强化车端应用及完善应用配套等建议,体现了对芯片国产化应用的高度关注。

赛力斯张兴海:加强供应链集成化,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出海

张兴海提到,在中国汽车出海持续提速的过程中,全球范围内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明显增多,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张兴海认为,中国汽车目前以车企单独出海为主,还未形成全产业链体系出海的局面。

基于以上问题,张兴海建议相关部门推动汽车碳足迹核算标准、方法和数据的国际互认,特别是加强与欧盟的低碳发展合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打通碳排放相关阻碍,同时借鉴欧盟先进的碳足迹核算经验,指导国内汽车碳足迹核算工作。

针对车企出海单打独斗的现象,张兴海建议对出海的零部件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识别有潜力且积极出海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为民营零部件企业提供财税和金融支持,鼓励优质供应链出海,与优质车企在海外协同合力发展,发挥中国汽车在供应端、制造端、产品端的综合竞争力。

中国移动杨杰: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关于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提案》中表示,当前AI大模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加速迈入规模应用的新阶段,推动人工智能从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加快从“+AI”向“AI+”转变。

为此,他建议在国家层面推动“AI+”行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具体建议如下:

统筹推进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协同发展,筑牢“AI+”发展根基。杨杰建议,要强化“四类智能”的有机融合与系统创新,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促进AI具备更强大的认知力、判断力、创造力,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惠及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打造“AI+”产业高地。要以推进AI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核心环节为方向,聚焦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娱乐等领域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布局超大型智算中心、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未来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多模态人机交互、智能助手、工业理解计算及代码生成等一批有需求、有效益、有前景的创新应用。

探索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厚植“AI+”创新沃土。杨杰认为,面对AI系统创新,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的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在这一基础上,整合生产、教育、科研等优势资源,协调上、中、下游创新关键环节,完善科创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有助于营造鼓励创新、勇于突破、包容试错的良好氛围,广泛吸引全球AI领军人才和知名学者,从而培育出一批面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示范标杆应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AI技术突破和应用普及。

封面图片来源:拍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