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上海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如何布局?《产业地图》有规划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11月7日,《上海市产业地图》正式出炉!而这份地图清晰的阐述了上海未来产业的产业发展。《上海市产业地图》的目标,是要全力打造上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市产业地图》主要聚焦融合性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立足“两个维度”,即空间维度(16个行政区、67个重点区域、3+5+X区域)、产业维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27个重点行业),绘制出了现状图和未来规划图两类地图。其中,现状图针对重点行业,梳理标识了企业和创新资源,为企业寻找技术、标准、人才服务和产业链合作提供指引。

未来图则明确了上海各区及重点区域产业布局定位,比如聚焦 “3+5+X”区域,即临港、虹桥、世博3大功能区域,桃浦、南大、吴淞、吴泾、高桥5大转型区域等,前瞻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力争建设成为高经济密度的“产业新区”。

比如构建“一心一环两带多区”的产业总体布局。都市核心区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中外环地区重点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融合性数字产业;沿江临海、嘉青松闵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重点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集群。

在重点区域产业定位图上,融合性数字产业园区,如徐汇滨江、市北高新等地区,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业态混合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如张江、祝桥等地区,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航空等国家战略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战略性性新兴产业,上海市也发布了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图和规划图。

上海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如何布局?《产业地图》有规划

从产业规划图来看,未来上海将打造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核心,联动松江区,形成“一核一区多点”的布局,全面构建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

当前,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张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制造方面,上海市也聚集了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等一批知名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而根据DRAMeXchange此前整理的上海市主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数据显示,上海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过半来自张江,例如,如移动智能终端芯片的紫光展锐、智能卡芯片的华大半导体和复旦微电子、传感器的格科微电子和深迪半导体、以及电源管理芯片的韦尔半导体等。

此外,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十大企业名单中,有3家张江企业入列,数量仅次于全国设计业龙头深圳,其中紫光展锐排名第2、华大半导体排名第4、格科微排名第9。

目前,张江聚集了多家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企业,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华大半导体、紫光展锐、上海微电子装备、盛美半导体、上海凯世通等等。

今年10月29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浦东新区政府组织召开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筹备工作专题会。根据初步规划,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位于浦东张江科学城,将依托周边龙头企业,发挥上海芯片制造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齐备的优势,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企业成长平台、集成电路人才施展平台、集成电路资本投资平台”,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最大、人才数量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聚集区,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全球半导体观察官网(www.dramx.com)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全球半导体观察)。